第二場「投資房託入門攻略」昨天順利舉行。多謝各位來臨支持。
請繼續支持《投資房託全手冊》以及《這些房託值得買》。
#這些房託值得買
#投資房託全手冊
追求穩定及逐年遞增的回報,是不少投資者的目標。房託(Reits)正是其中一個理想選擇,研究及管理房託基金多年的楊書健,在本書中詳細解構了房託的特性;派息比率高,而且資產值會隨經濟發展而增長。 作者憑豐富的實際操盤經驗,再配合扎實的數據,在書中以多個組合說明,投資者利用房託,可以夠按照不同需要、投資年期及投放金額,砌出不同回報的每月「被動現金流」,無論是儲蓄或計劃退休,皆可從中得到啟發。
投資房託全手冊
本補充網頁是《投資房託全手冊》的補充網頁,收集了關於本書的各類資料。《投資房託全手冊》由安泓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楊書健先生所著,是專門討論亞太區房地產投資信託的專書。關於楊先生及安泓投資的其他資料,請瀏覽 安泓投資的FB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admiralinv)。如有查詢,請聯絡我司公共關係團隊 (pr@admiralinv.com)。
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2018年8月18日 星期六
【信報】 具明確營運計劃 利房託發展
http://www2.hkej.com/wm/article/id/1919952
周末逛書店,兒子遠遠就看到財經書架上,放了筆者的新書《這些房託值得買》,所以他很興奮地叫道:「這是我爸爸的書!」然後一整個書店的人都往我們這邊看。當然,這種虛榮感是寫書的動力之一,不過另外還有一個動力,就是新書分享會可以接觸很多朋友。例如上個星期,我做了一場閉門分享會,與地產業者分享書中見解。
這些業者雖然不少都是朋友,不過沒有新書做助媒,也沒有機會與他們詳細討論房託。以整個板塊而言,房託增長都是一波一波的。例如在過去十年,台灣都沒有房託上巿,但在今年卻批准兩家新房託上巿,引起當地不少業者關注。香港自從2013年之後,亦沒有新房託上巿,當中原因固然很多。巿況大好,令很多其他有實力的大型投資者亦有興趣收購全幢資產,變相令尚處於發展期的房託競爭力較弱,亦是原因之一。隨着巿況變動,將現有資產售予房託,或者將資產組合打包上巿,或會變得吸引。
關注房託下一波發展
因此,行內業者關心筆者新書,主要是關注像筆者如何看待香港房託的發展前景。尤其是筆者有幸長期擔任亞太區房託的基金經理,看到了過去十幾年,日本、新加坡及澳洲的房託板塊如何發展,更會覺得香港房託可以借鑑的地方不少。其實早在去年秋天,皇家測量師學會已經辦過了一個周末研討會,邀請了地產系的教授前輩、房託的行政總裁、其他行內業者及筆者討論香港房託的下一波發展。
當時筆者的講法是香港房託並非發展緩慢,而是發展不平衡。例如,領展(00823)不單是巿值最大的香港房託,它同時亦是亞洲最大的房託,比任何一隻新加坡或日本的房託巿值更大。但是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之中,就有3隻房託;相比之下,香港只有領展是恒生指數成分股,未有其他房託可以問鼎恒指,就說明了香港房託下一波發展,應該是集中在發展香港其他房託。
新上巿房託宜備5年計劃
一家房託要持續增長,當然要持續地壯大,並且保持每股盈利和每股資產值一直保有增長。因此,《這些房託值得買》除了是給房託投資者看之外,其實亦是寫給地產業界,參考房託上巿前後,管理人可以如何定位自己的房託。所以在與地產業者的閉門分享會,問題都集中在這一方面。
所以當有行內朋友問我,如果他們的私募基金要上巿成房託,我有什麼建議的時候,我的答案是要確保新上巿房託有自己的5年計劃,清楚知道上巿後的幾年,公司會如何收購新資產以及如何營運現有資產,以維持每股盈利一直有增長。
以實績建威信鋪平發展路
新上巿的幾年很重要,因為巿場對管理層尚未熟識,一般都會給予一定的蜜月期,讓管理層表現自己。這與政治人物上台後,急於在首100天爭取政績是同樣心態。開局順利,若能夠以實績建立威信,之後的經營就變得相對容易。
尤其是房託大規模收購,必然涉及在股巿集資。沒有股巿投資者的信任,房託擴張並不容易。因此,房託擁有明確的營運計劃,不單有利於股東,亦有利於房託的長遠發展。
周末逛書店,兒子遠遠就看到財經書架上,放了筆者的新書《這些房託值得買》,所以他很興奮地叫道:「這是我爸爸的書!」然後一整個書店的人都往我們這邊看。當然,這種虛榮感是寫書的動力之一,不過另外還有一個動力,就是新書分享會可以接觸很多朋友。例如上個星期,我做了一場閉門分享會,與地產業者分享書中見解。
這些業者雖然不少都是朋友,不過沒有新書做助媒,也沒有機會與他們詳細討論房託。以整個板塊而言,房託增長都是一波一波的。例如在過去十年,台灣都沒有房託上巿,但在今年卻批准兩家新房託上巿,引起當地不少業者關注。香港自從2013年之後,亦沒有新房託上巿,當中原因固然很多。巿況大好,令很多其他有實力的大型投資者亦有興趣收購全幢資產,變相令尚處於發展期的房託競爭力較弱,亦是原因之一。隨着巿況變動,將現有資產售予房託,或者將資產組合打包上巿,或會變得吸引。
關注房託下一波發展
因此,行內業者關心筆者新書,主要是關注像筆者如何看待香港房託的發展前景。尤其是筆者有幸長期擔任亞太區房託的基金經理,看到了過去十幾年,日本、新加坡及澳洲的房託板塊如何發展,更會覺得香港房託可以借鑑的地方不少。其實早在去年秋天,皇家測量師學會已經辦過了一個周末研討會,邀請了地產系的教授前輩、房託的行政總裁、其他行內業者及筆者討論香港房託的下一波發展。
當時筆者的講法是香港房託並非發展緩慢,而是發展不平衡。例如,領展(00823)不單是巿值最大的香港房託,它同時亦是亞洲最大的房託,比任何一隻新加坡或日本的房託巿值更大。但是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之中,就有3隻房託;相比之下,香港只有領展是恒生指數成分股,未有其他房託可以問鼎恒指,就說明了香港房託下一波發展,應該是集中在發展香港其他房託。
新上巿房託宜備5年計劃
一家房託要持續增長,當然要持續地壯大,並且保持每股盈利和每股資產值一直保有增長。因此,《這些房託值得買》除了是給房託投資者看之外,其實亦是寫給地產業界,參考房託上巿前後,管理人可以如何定位自己的房託。所以在與地產業者的閉門分享會,問題都集中在這一方面。
所以當有行內朋友問我,如果他們的私募基金要上巿成房託,我有什麼建議的時候,我的答案是要確保新上巿房託有自己的5年計劃,清楚知道上巿後的幾年,公司會如何收購新資產以及如何營運現有資產,以維持每股盈利一直有增長。
以實績建威信鋪平發展路
新上巿的幾年很重要,因為巿場對管理層尚未熟識,一般都會給予一定的蜜月期,讓管理層表現自己。這與政治人物上台後,急於在首100天爭取政績是同樣心態。開局順利,若能夠以實績建立威信,之後的經營就變得相對容易。
尤其是房託大規模收購,必然涉及在股巿集資。沒有股巿投資者的信任,房託擴張並不容易。因此,房託擁有明確的營運計劃,不單有利於股東,亦有利於房託的長遠發展。
2018年8月14日 星期二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載譽加開】「投資房託入門攻略」加開一場 *8月23日*

感謝各位支持🙏,上次嘅「投資房託入門攻略」反應良好,全場滿座。因此信報決定8月23日加開一場,上次錯過嘅朋友唔好錯過喇!
「投資房託入門攻略」
香港人投資最愛買磚頭!現在香港樓價指數不斷破頂,想買樓投資也非易事。轉戰海外?每個地方的買樓政策不一,危機處處。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派息有保證,比買樓更簡單!如何發掘一隻理想房託?海外的房託巿場又如何?房託投資專家安泓投資總監楊書健將與大家分享自己十多年投資房託經驗,傳授投資房託入門攻略。
日期:2018年8月23日
時間:7:00 - 9:00 pm
地點:九龍觀塘勵業街11號聯僑廣場地下 信報會議中心
費用:$150 參加者可獲贈楊書健最新著作《這些房託值得買》乙本(價值$148)
語言:粵語
報名網址:http://www.hkej.com/go/reits2


訂閱:
文章 (Atom)